•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自查报告环保局科学发展观转段的分析检查报告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转段的分析检查报告

12-14 18:33:36   分类:自查报告   浏览次数: 910
标签:个人自查报告,自查报告格式,安全自查报告,http://www.qihang56.com 环保局科学发展观转段的分析检查报告,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局党组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省委常委王秀芳同志和第7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我局确定的“推进科学发展,加强环境监管,落实污染减排,服务安徽崛起”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学习*大、*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及今年两次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不同层次的谈心活动,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分析党组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查找影响和制约环保事业科学发展、推进历史性转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进一步明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努力方向,形成了省环保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共识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汲取三代领导人关于发展理论的思想精髓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多年来的环保工作实践、特别是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深入学习、调研和讨论,领导班子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指针,是指导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方法论,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金钥匙”。
  第二,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核,从本质上反映了人类向文明迈进和理想社会形态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表达了中国人民在精神需求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容置疑的确信,是指导社会生产生活和人们行为的普遍原则。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由之路。
  第四,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紧密相关,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看环保”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公认的理念。环保部门推进污染减排、加强环境监管、生态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本身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环保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省情,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安徽崛起”这个主题,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壮大环保事业。
  因此,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结合我 省环保工作实际,局领导班子形成了六点共识:
  第一,深刻认识到安徽既面临着发展不足,也面临发展不优的双重压力,但主要还是发展不足的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服务并服从于安徽加快发展的大局,成为促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力量,破除就环保抓环保的狭隘观念。
  第二,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当前必须紧紧抓住污染减排这个中心,以减排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破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的错误观念。
  第三,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在推动科学发展中担负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加快实现环境保护的三个历史性转变,破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消极观念。
  第四,深刻认识到加强环境监管和指导服务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既要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利益,也要促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依法行政与指导服务的关系,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发展出谋、为企业解忧,破除只执法不指导、只管理不服务的片面观念。
  第五,深刻认识到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忽视农村环境保护,就不可能有全省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必须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城乡统筹、多措并举,破除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的失衡观念。
  第六,深刻认识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没有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广泛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就失去了根基,就成为无源之水。必须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和推动作用,破除偏重政府主导、忽视全民参与的落后观念。
  这些共识是今后我省环保工作的出发点,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以发展经济增强保护环境的能力。二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着眼当前,保增长、促就业,又要立足长远,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既要把握普遍性,做好宏观指导,又要注意因地因时制宜,做好分类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四是正确处理把关与服务的关系,切实做到严格把关、优质服务。五是正确处理城市环保与农村环保的关系,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环境保护均衡协调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以来,局党组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环保“三个转变”,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强力推动污染减排,“增产减污”的又好又快发展局面初步形成。20*年,在GDP增长13.9%的情况下,全省COD、SO2排放量首次实现双下降,分别比上年削减1.1%和2.1%,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今年上半年,在GDP同比增长14.7%的情况下,又分别同比下降1.65%和1.63%,减排“拐点”进一步巩固,初步测算能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省的做法得到了环保部的充分肯定。
  (二)大力推进污染防治,环境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认真实施全省“*”环保规划,淮河、巢湖流域分别完成规划项目总投资的51.9%和31.2%。持续开展淮河污染联防,加强巢湖蓝藻防控。亚行贷款酸雨污染治理项目建成投运,中德合作巢湖富营养化控制项目等取得积极成果。20*年,全省地表水断面达标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城市空气SO2平均浓度值下降了3%,15个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淮河干流水质保持稳定,巢湖富营养化有所减轻,两流域局部地区水质有所改善。
  (三)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安全监管,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连续6年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867家企业和连片污染进行挂牌督办,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全省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完成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逐年提高。开展了“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建立了辐射环境管理制度。全省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积极探索跨省污染联防机制,久拖不决的太极洞环境污染问题整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上游企业违法排污造成的亳州小洪河砷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四)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迈出新步伐。马鞍山市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淮北市相山区获得第一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区称号。绩溪县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生态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建成了144个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共有23个乡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1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成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全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完成。
  (五)扎实推进效能建设和政行风建设,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基本建立。一是实行了环评同级审批制度,约一半的项目下放到下一级环保部门审批,合肥、芜湖、蚌埠3市享受省级环评审批权限,环评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30个扩权试点县(市)环保局在环评审批等7个方面享有市级权限。三是建立了政务中心环保窗口首席代表制和轮换制;将原有24项审批项目精简为7项,全部进入窗口办理。四是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今年,马钢结构调整等36个重大项目通过环保部审批或技术审查。20*年,在对省直单位的评议考核中,我局效能建设和政行风建设分别比上年前进24位和2位。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