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述职述廉评徐副市长的述职报告

评徐副市长的述职报告

12-14 18:33:36   分类:述职述廉   浏览次数: 656
标签:述职述廉报告格式,领导述职述廉报告,http://www.qihang56.com 评徐副市长的述职报告,
文 章
www.qihang56.com

 

    最近网上及其它媒体对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的述职报告议论纷纷,经过几天的研究、思考,现发表我的看法如下。文章采用眉批的方式结合原文进行评述。

 

广州市徐志彪副市长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自xxx年6月开始担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分管教育工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粤办发〔20xx〕9号)等文件的精神,我对照考核指标体系,认真开展自查自评。下面,我就20xx、20xx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个副市长仅仅只分管教育工作,那教育局长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农业、工业等等部门、行业都要设一个副市长?那得要任命多少个副市长?

    《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中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这种提法就有问题,按正常的语法理解,“县(市、区)”与前面的“市”是同等级的,都是“地级以上”,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与发文者的本意不符。实际上,只要说“县(市、区)以上”,就包含了“地级以上市”,所以文件标题中的“地级以上市”纯属画蛇添足。这就如同我们应该是说“初中以上学校”,而不应该是说“大专以上高校、高中、初中学校”。想不到省政府发出的文件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低级语法错误!居然那么多领导干部都没看出来!我们的领导干部就是这样一个水平!

 

    从标题和内容来看,徐志彪副市长的报告仅仅只是汇报了其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情况,所以只能算是对某方面工作的工作报告,而谈不上是述职报告,因为述职报告是指针对其担任的职务所负责的所有工作的报告。因此,标题中的“述职”两字也是画蛇添足的。正因为他的标题的误导,使得各媒体都相应地把他的打分说成了对副市长工作的打分,也就难怪人们对其给自己打如此高分而议论纷纷、表示不屑了。既然只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价、打分,那么,打那么高的分也就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要对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是开展工作之前的工作计划,你原来的计划是怎样的?对比之下完成得怎样?这样就清清楚楚。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徐志彪副市长的工作计划。我们从来就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计划!难道直到如今这个年代我们的政府连工作计划这样的工作方法都还没采用?

    要对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公示,首先就应该要求其制定工作计划并予以公示。如果没有工作计划或者工作计划都做得不好,那么他岂不是会瞎干一通?事后再来评价岂不是已经迟了?合理的管理方法应该是:干部编制工作计划后,提交给有关部门审查,然后予以公示(征询群众意见再修订、审查、公示),然后备案并实施。工作完成后或期限到了以后,对照计划评估工作业绩。其中,制定工作计划的好坏也是考核的一项内容。

一看徐志彪副市长的述职报告就知道,他肯定事先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计划。

  一、对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认识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赋予广州的最新定位和发展战略。广州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至20xx年底,全市3岁及以上儿童入园率为108.88%,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7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1. 26%,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2.06%,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广州教育以其底蕴深、理念新、规模大、质量高、辐射强的整体优势,始终保持着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在全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排头兵作用。

    “对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认识”这不是徐志彪副市长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成效。认识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应该是在开展工作之前就有了认识,否则就难以搞好工作。如果你早说你的认识还不够,还能相信你能做好这项工作、让你担任这个职务吗?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干部在被任命职务、开展工作之前确实是认识不够,所以,边干边学习、思考是必要的,给予进一步教育也是必要的,但不管怎么说,你提高认识的过程和成效都不是工作内容和成效,最多只能算是搞好工作的方法,那也只能是在介绍经验时说的。

  我任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深感任重而道远,如何把“教育大市”建设成为“教育强市”?如何保持并实现“创强”效益的再提升?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需求转变?……这都是我经常关注、思考并加以重点推导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发挥其辐射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以提高人口素质和提供智力支撑为要务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教育工作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协调、共发展、同提高,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贡献力;另一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我们必须从制度上、机制上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着力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元需求。为此,我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推动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教育发展出实招、办实事、谋实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我任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这句话读起来总觉得很拗口。“领导”作为动词,是表示“带领、指挥、管理”,怎么能使你“充分认识到……”?只能说是“在接受宣传教育和通过自己学习、思考而充分认识到……”。

二、20xx、20xx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主要措施、成效和不足
  (一)履行政府职责,推动科学发展,切实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作为民生工程来抓。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我心系教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议事日程上,并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依法治教。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重视建立和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广州市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条例》,促进广州教育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20xx、20xx、20xx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为86.72亿元、101.89亿元、123.92亿元,分别占财政年度支出总额的20.02%、20.10%、21.04%;市本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分别为31.08亿元、32.89亿元、38.12 亿元,分别占财政年度一般预算支出的21.0%、19.4%、19.6%,确保教育经费做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立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成为“有特色、有聚合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现代化教育强市”的总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出台后,进一步拓展思路,努力打造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城市,强化广佛教育的同城化效应,建立多元优势互补的开放格局,进一步增强广州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协调发展。注重推进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社区教育深入发展,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上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推动广州教育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四是坚持教育普惠性。我重视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困难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近年来,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共投入近50亿元用于加快农村教育“创强”,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我关注弱势群体,重视特殊教育,先后到新穗学校、市盲人学校、市聋人学校和民办学校进行调研,为学校破解发展难题;20xx、20xx年,广州的农村地区和城区先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五是坚持安全第一。切实维护学校及其周边治安秩序,加强学校在交通、饮食卫生、消防、房舍、防洪、防震、防雷等方面的安全防范能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此外,我连续两年参加市教育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并提出工作思路;多次主持召开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的专题会议,如创建省教育强市、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来穗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代课教师问题等等,着力解决学校在发展资金、用地、规划以及队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教育工作,确保教育决策科学、教育政策落实、教育监督有力。

[1] [2] [3]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