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党政报告科学发展观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报告

科学发展观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报告

05-01 20:03:01   分类:党政报告   浏览次数: 714
标签: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党支部工作报告,http://www.qihang56.com 科学发展观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报告,
同志们:
  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市财政工作会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九届七次全会、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有关要求,总结回顾“*”时期我区财政工作,明确“*”时期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安排部署20*年财政收支计划和重点工作。
  第一部分 “*”时期我区财政工作的简要回顾
  “*”时期是我区财政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在过去的五年中,全区财政、财务干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着力推进财政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各项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财政的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财政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一、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
  “*”时期,全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从“九五”时期末的229891万元,增加到“*”时期末的46*31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4.88%,财政收入翻了一番;主体税种高速增长,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房产税等四大主体税种从“九五”时期末的197980万元,增加到“*”时期末的4031*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25%。
  我区财政收入能够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全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新*、新奥运、新*”的战略构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重点产业能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区经济较快发展,为财政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依托功能街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优势产业集聚。从强化区域功能和发挥资源优势出发,初步建立了以金融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具有首都中心城区特点的高聚集、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体系,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第三,我区不断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第四,财政收入征管部门,强化征收管理,不断完善征管手段,保证了收入的应收尽收,为财政的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财政支出呈现新格局
  “*”时期,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和改革发展大局等事业的投入,财政的公共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时期,全区财政支出从20xx年的238433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422738万元,年均增幅达到12%以上,其中20xx年比上年增加93376万元,增长28.35%。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城市化建设步伐
  “*”时期,*区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累计6*252万元,重点用于道路改造、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项目。加大对市政建设的投入,投资近325000万元(包括拆迁费用)对193条道路进行了改造,铺设各类市政管线约229延长公里,市政道路交通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支持垃圾和污水处理、燃煤锅炉改造、煤改电、绿地建设等一系列环境治理项目,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拨付专项资金,促进“城中村”整治、“排危抢险”、房屋修缮、公厕户厕改造、低洼院改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的解决,改善了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积极拓宽资金www.qihang56.com范围,充分发挥资金、资产与资源、政策和信用“四轮驱动”的效应,经济建设资金www.qihang56.com呈现预算内与预算外相结合、上级补助与融资相配合等多元化结构。例如,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向市财政局争取土地出让金返还。自1996年到20xx年共取得土地出让金返还350000万元,其中仅20xx年就取得172000万元,占全部返还收入的49.1%,充足的资金www.qihang56.com为加强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维护社会稳定
  “*”时期,*区社会保障类投入由20xx年的36289万元,增长到20xx年的89373万元,重点用于助贫、助困、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工作。建立2000万元“扶贫解困资金”和1000万元“爱心助困资金”,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为生活困难群体摆脱困境提供了保障。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建立2000万元“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使*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要求标准之下。
  3.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期间,我区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确保教育、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法定增长。教育投入由20xx年的56615万元增加至20xx年的87500万元,加强了基础教育,保障了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改善了教育基础设施,提高了教育水平。支持科技发展,五年科技投入累计达14622万元,促进了*区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德胜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区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大文化投入,支持了历代帝王庙、万松老人塔、白云观前街、什刹海火神庙、德外清真寺、普寿清真寺等多项文物腾退和修缮工程,提升了*区的文化品位,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大力支持卫生事业发展,五年全区卫生支出累计达到79404万元,重点支持了卫生防疫、预防保健、社区网底建设和医疗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促进了我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4.增加政法事业投入,保障区域安全稳定
  “*”期间,*区不断加大对公检法司事业投入,五年累计投入84269万元。一是落实“科技强警、从优待警”政策,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对执法装备的投入,提高执法的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大社会治安投入,确保中南海、中央党政机关等周边的安全与稳定,做好重大活动与节日期间安全工作的财力保障。三是大力支持安全生产,加大对治理安全事故隐患、安全预警系统建设等的投入,支持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产品的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落实产业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期间,*区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五年内投入“金融街”的建设资金达88158万元,积极制定和落实支持金融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改善“金融街”投资环境,为把金融街打造成为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支持德胜科技园区的建设,累计投入4790万元用于德胜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高新科技企业财税优惠政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落实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搭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
  三、财政改革实现新突破
  “*”时期是财政改革全面推进的五年,是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五年。在这五年中,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财政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有了较大提升。
  1.部门预算改革稳步推进
  “*”期间,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全区68个一级预算单位及186个二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按照“人员按实际、公用按定额、专项按财力”的原则,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强化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施用款计划的管理方式,引入项目立项文本申报制度,规范了预算单位的资金申请和用款行为。制订颁布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分部门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建立了预算管理系统,统筹管理基础信息、项目库、预算编审、指标管理、预算执行分析等工作,实现了预算执行的网络化、科学化和公开化。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20xx年,*区以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为试点,开始了国库集中支付的尝试。20xx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启动,初步建立起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体系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截止20xx年底,全区共有135家单位,9505人实现了工资统发;政府采购支出实现了财政国库直接支付;5家预算单位实施了财政授权支付改革,基本搭建起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提高了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3.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期间,*区政府采购工作完成了从试点到全面推进的转变。政府采购覆盖面迅速扩大,基本上涵盖了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范围不断拓宽,采购项目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采购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2000年*区政府采购规模仅为3809万元,到20xx年已达到38828万元,累计节约资金约12130万元;政府采购的流程和管理逐步规范和高效,初步建立起了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4.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期间,*区积极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了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华融公司、天恒集团等三家企业为载体的政府融资平台,形成了多渠道的融资机制,拓宽了基本建设资金www.qihang56.com范围,有利地保障了各项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努力探索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审计,并以北中轴路和月坛公园周边两个重点整治项目为试点,开展了投资评审工作的尝试,加强了对基本建设资金的监管,提高了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报告
  •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