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实习报告地质实习指导

地质实习指导

12-14 18:33:02   分类:实习报告   浏览次数: 101
标签:个人工作实习报告,大学生实习报告,http://www.qihang56.com 地质实习指导,
(一)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二)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1.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
27
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
即方位角记录方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o,倾向为220o,倾角35o,则记录为NW310o/SW∠35o或310o/SW∠35o或220o∠35o。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测量。
二、标本的采集
野外地质工作的过程是收集地质资料的过程,地质资料除了文字的记录和各种图件以外,标本则是不可缺少的实际资料。有了各种标本就可以在室内做到进一步地分析研究,使认识深化。因此,在野外必须注意采集标本。
根据用途把标本分类,有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石标本以及专门用(薄片鉴定、同位素年龄测定、光谱分析、化学分析、构造定向等等)的标本等。常用的是地层标本和岩石标本,对于这类标本的大小、形态
28
有所要求,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3× 6× 9cm。应在采石场、矿坑等人工开采地点或有利的自然露头上进行采集,加工、修饰。
标本采集的要求:
1.标本应是新鲜的而不是风化的。
2.化石标本力求是完整的。
3.矿石标本要求能反映矿石的特征。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编号并用油漆或其它代用品写在标本的边角上,使不致被磨掉。同时在剖面图或平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标出标本采集位置和编号,并在标本登记簿上登记。填写标签并包装。
化石标本特别要用棉花仔细包装,避免破损。
三、实测剖面的野外工作
实测剖面是野外地质工作必须掌握的内容。通过实测剖面了解一地区出露之各地层及其厚度,以及各地层时代组成的构造关系。一般选择在露头良好,岩相与厚度变化小,而且在构造变动不太强烈地段上来进行。
(一)剖面线的布置原则
1.剖面线的方向和岩层的走向要互相垂直。
2.剖面线要取直,尽量不要拐弯,要通过地层较全,而且能反映一定的构造关系。但实际上野外剖面线往往不可能取直,可以作适当的平移,或与倾向稍有一些角度。
(二)进行实测剖面的组织与分工
1.进行实测剖面以五人一组为宜。
2.明确分工:两人负责拉皮尺、打方位、量坡角,一人量产状及达标本和找化石,一人记录及作顺手地形剖面,一人进行分层和描述岩性。
(三)进行实测剖面应准备的工具和物品
1.皮尺
2.记录实测剖面之表格
3.地质罗盘仪
4.标本袋
5.其他:铅笔、小刀、铁锤、放大镜等。
(四)实测剖面具体作法和注意事项
1.在选定剖面线后(通过踏勘后选定),确定好起始点(地形起伏变化处),由起点起编为0--1、1--2、2--3、......等点号,先量方位角、坡角(坡角要注意仰角还是俯角,仰角为正,俯角为负),记录导线斜距——测绳终点所记米数。
2.找露头和划分岩层。
(1)分层---找界线、夹层、岩性不一致处,颜色深浅或颗粒粗细等。
29
(2)进行岩性描述。
(3)量产状。
(4)打标本,找化石。
(5)记录;
(6)作顺手地形剖面。
3.在剖面线方向如无露头出露,可沿剖面线两侧追索。
4.岩性变化不大,坡角一致,而皮尺又不够长时,可以布置一些转点而不作分层点。
(五)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地层剖面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
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与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的主要区别。
绘图步骤是:
1.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2.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果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说,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薄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米,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1: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廊,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上地物的名称
(六)绘制顺手地质剖面图
如果是横穿构造线走向进行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顺手地质剖面图,它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即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它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它所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路线
30
地质剖面图是在野外观察过程中绘成的,而不是在地质图上切下来的。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路线地质剖面团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
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
1.绘图步骤:
(1)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长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