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地质实习指导
12-14 18:33:02 分类:实习报告 浏览次数: 101次
标签:个人工作实习报告,大学生实习报告,http://www.qihang56.com
地质实习指导,
——————————————————————
冶里组 总厚125.5m
3.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页岩中产无羽笔石未定种 32.5m
2.灰色微晶灰岩,夹灰色砾屑灰岩,产少量三叶虫化石 33m
1.灰色微晶灰岩,夹灰色虫孔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及灰色砾屑灰岩,产三叶虫化石和介形虫 60m
——————————————————————
下伏地层:凤山组——黄色泥灰岩夹黄灰色砾屑泥灰岩,含三叶虫化石 31m
(五)小王山东坡剖面描述
上覆地层:
————————角度不整合————————
34.中侏罗统蓝旗组:暗绿色安山玢岩下侏罗统北票组第二段
33.灰色砾岩夹土黄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 8m
32.灰色中砾岩夹浅黄色石英杂砂岩 5m
————————角度不整合————————
下二叠统山西组 总厚43m
31.黄绿色云母质粉砂岩 2m
30.黄绿色细砂岩和灰白色中粒石英杂砂岩 5m
29.黄绿色粉砂岩,黄绿色粉沙质页岩和黑色炭质页岩,含煤线,产大量植物化石 30m
28.灰白色中粒石英杂砂岩 6m
上石炭统太原组总厚51m
27.土黄色粉砂质页岩 13m
26.黄绿色细粒砂岩 7m
25.黑色炭质页岩,含大小不等的铁质结核,结核为黄铁矿,含腕足类19m
24.黄绿色含铁质结核中粒石英杂砂岩,风化后具小孔
中石炭统本溪组 总厚82m
23.黄绿色粉砂岩夹页岩,含粘土质粉砂岩 12m
22.黑色炭质页岩夹黄绿色粉砂岩 9m 16
21.黄绿色粉砂岩夹三层灰色泥灰岩透镜体。泥灰岩透镜体中含动物化石2m
20.黄绿色粉砂质页岩,夹两层深灰色泥灰岩透镜体和少量黑色炭质页岩,灰岩透镜体中含腕足类 20m
19.黄绿色细砂岩 6m
18.黄绿色钙质粉沙质页岩,含双壳类及腕足类 5m
17.黑色炭质页岩夹黄绿色含铁质结核粉砂岩,含大量植物化石 8m
16.黄绿色粉砂岩和黄绿色细砂岩 13m
15.黑色炭质页岩和暗色粉砂岩夹暗灰色细砂岩 3m
14.灰色铝土质岩 2m
13.黄色粗粒铁质砂岩及小砾岩 2m 17
第二节构造地质考察路线
一、亮甲山—石门寨东采石坑构造路线
(一)考察路线
沿公路到柳江,过桥转向西,进入采石场沿岩壁观察,而后去石门寨到126.6高地。
(二)考察要求
1.练习用罗盘测量断层面的产状。
2.认识断层存在的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
3.认识断层角砾岩。
4.学会判断断层的性质。
(三)考察时间(一天)
(四)考察内容
在柳江西侧亮甲山采石坑西岩壁上,可观察到冶里组和黄色泥质薄层灰岩,产状为SW230∠50、SW205∠16。灰岩中脉岩产状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顺层侵入的岩床,产状与灰岩产状基本一致;另一种为沿追踪张节理贯入的岩墙。详细观察发现脉岩中发育有大小不等、具棱角的灰岩角砾。然后转入采石场南侧,在岩壁上,可观察到顺层侵入的岩床,厚达7m,向西逐渐尖灭。
返回公路,去石门寨东南126.6高地北采石坑,可观察到一条断层。断层面走向NNE25,倾向东,倾角60。上盘为亮甲山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砾状灰岩,产状为SW250∠20;下盘为张夏组厚层鲕状灰岩。
断裂带宽15m左右,其中发育有角砾岩、角砾大小不一,多呈菱形与方形,以灰岩角砾为主,被二氧化硅胶结,形成一条硅化带。该断裂带在地貌上反应为一条南北向锯齿状延伸的负地形。如果沿着断裂带追索,可见发育产状NE40∠85延伸的脉岩。
最后去126.6高地南采石场,可观察到一条小型逆掩断层,发育在亮甲山灰岩中,断距不大。灰岩产状为NW290∠17。断层面产状为NW320∠20,呈北东方向舒缓延伸。断层面上有大片阶步和擦痕,断层内岩石被挤压成透镜体,片理化明显,有断层泥和低一级牵引褶皱。牵引褶皱轴向为SEE105,轴面产状为NNE15∠65。根据牵引褶皱与断层的关系,可判断为小型逆掩断层。
(五)断层存在的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
断层面(带)上常遗留以下痕迹:
1.断层擦痕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常在断层面上留下平行细密而均匀的擦痕,有时形成相间平行排列的擦脊和擦槽。这些擦痕有时呈一头粗深一
18
头浅细的“丁”字形,由粗向细的方向代表对盘运动的方向。用手抚摸擦痕,有不同方向的滑涩的手感,光滑方向代表对盘移动方向。
2.断层滑面(镜面)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可引起断层面上的温度升高,使一些铁、锰、钙、硅等成分的物质粉末重熔,敷在断层面上形成一层光滑的薄膜,叫断层滑(镜)面。在扭性、压扭性断层面上更容易出现断层滑面。
3.阶步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在断层面上所形成的小陡坎(台阶)称阶步。阶步常垂直擦痕方向延伸,但延伸一般不远,阶步间彼此平行排列。阶步陡坎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4.断层构造岩断层作用常在断层带形成各种构造岩。最常见的构造岩有断层角砾岩,其中的角砾棱角显著,大小不一,一般无定向排列,角砾的成分与断层两盘的成分相同。断层角砾常被钙、硅、铁、粘土等物质胶结。典型的断层角砾岩常见于正断层(或张性断层)。
二、伍庄构造路线
(一)考察路线
伍庄背斜位于上庄坨以西5km,伍庄—刘家坊一线,背斜呈南北向延伸。其路线为从上坨庄向西沿大石河经小傍水崖、傍水崖牌坊,再沿南北向冲沟转向北到258高地鞍部,顺梁从东向西一直到刘家坊北,然后顺山梁而下。
(二)考察要求
1.认识寒武系上统地层,并用罗盘测量各组地层产状。
2.了解野外判断褶皱的基本方法。
3.掌握负地形的概念,并能解释负地形形成的原因。
(三)考察时间:一天
(四)考察内容
在258高地以西100m左右山梁部开始观察,首先见到太原组和本溪组地层。要注意观察本溪组地层与马家沟组的接触关系,继而向西会顺序观察到亮甲山组、冶里组、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张夏组,同时顺序测定各组地层的产状为SEE100∠30、SEE95∠47、NEE70∠46、NEE69∠30。近山顶处可见一条花岗岩脉岩,呈北东向延伸。
通过这一段路线观察,可以定出各组地层倾向东,逆倾向穿越,地层时代从新到老,属于伍庄背斜东翼。
沿路线继续向西观察,在刘家坊北西约500m的山坳处,为张夏组鲕状灰岩,详细追索会发现背斜转折端,其东翼产状为NEE85∠24、西翼产状为W270∠75。
19
沿山脊小路向西北追索50m左右,局部地段地层近于水平,又出现崮山组地层。此时站在山顶向南西观察,可见背斜西翼的全貌。
从以上路线观察,可确定为一以徐庄组为核部的背斜构造。
背斜确定后,沿公路向南返回到伍庄垭口。从垭口处再向北观察刘家坊方向的山脊,便会发现该背斜核部恰好是山的鞍部,为一负地形,两翼为正地形。
(五)野外判断背斜存在的地质方法
1.必须对一个地区的岩层顺序、岩性、厚度、各露头产状等进行测量或基本搞清楚,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褶曲是否存在。然后根据新老岩层对称重复出现的特点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再根据轴面产状、两翼产状以及枢纽产状等判断褶曲的形态(包括横剖面、纵剖面和水平面)。
2.在野外布置考察路线,一是采取穿越法,即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以便穿越所有岩层并了解岩层的顺序、产状、出露宽度及新老岩层的分布特征。二是在穿越法的基础上,采取追索法,即沿着某一标志层(即厚度比较稳定、岩性比较固定鲜明、在地貌上的反映比较突出的岩层)的延伸方向进行观察,以便了解两翼是否平行延伸,还是逐渐汇合等情况。这两种方法可以交插使用,或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以便获知褶曲构造在三度空间的形态轮廓。
(六)断层存在的岩层上的标志
1.岩层的不连续断层常把原来连续的地层、矿脉、岩脉、变质带以及各种构造线错开,使它们发生不连续或中断现象,特别是横断层、倾向断层和平推横断层,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2.岩层的重复或缺失,加厚或变薄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无论是正断层或逆断层)必然会产生岩层重复或缺失的现象,岩层重复或缺失决定于断层性质、断层产状和被切断岩层的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所列。
三、鸡冠山地台
(一)教学目的
1.观察鸡冠山地台的构造特征及地貌特征;
2.掌握鸡冠山地台的追索方法和了解地重不同部位所出现的构造现象;
20
3.做鸡冠山地台地貌素描图。
(二)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从下平山向西,到大平台山脚下,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陡坎。在陡坡与缓坡交界处,可观察到元古界青山口群与龙山组石英砂岩与前震旦纪混合花岗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然后,沿路线向西,依顺序测定龙山组石英砂岩的产状,并且要记录其产状要素。
登上平台后,指导学员向南西方向遥望,可观察到鸡冠山地台的全貌。大平台以E鸡冠山南东方向,两侧地形突然增高,而两者之间为一低矮的平台。这个平台向南西交向变窄,向北东方向敞开,成为簸宾形状,在地貌上表现出为一个地笙地形;在教师带领下,做一幅地貌素描图。
——————————————————————
冶里组 总厚125.5m
3.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页岩中产无羽笔石未定种 32.5m
2.灰色微晶灰岩,夹灰色砾屑灰岩,产少量三叶虫化石 33m
1.灰色微晶灰岩,夹灰色虫孔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及灰色砾屑灰岩,产三叶虫化石和介形虫 60m
——————————————————————
下伏地层:凤山组——黄色泥灰岩夹黄灰色砾屑泥灰岩,含三叶虫化石 31m
(五)小王山东坡剖面描述
上覆地层:
————————角度不整合————————
34.中侏罗统蓝旗组:暗绿色安山玢岩下侏罗统北票组第二段
33.灰色砾岩夹土黄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 8m
32.灰色中砾岩夹浅黄色石英杂砂岩 5m
————————角度不整合————————
下二叠统山西组 总厚43m
31.黄绿色云母质粉砂岩 2m
30.黄绿色细砂岩和灰白色中粒石英杂砂岩 5m
29.黄绿色粉砂岩,黄绿色粉沙质页岩和黑色炭质页岩,含煤线,产大量植物化石 30m
28.灰白色中粒石英杂砂岩 6m
上石炭统太原组总厚51m
27.土黄色粉砂质页岩 13m
26.黄绿色细粒砂岩 7m
25.黑色炭质页岩,含大小不等的铁质结核,结核为黄铁矿,含腕足类19m
24.黄绿色含铁质结核中粒石英杂砂岩,风化后具小孔
中石炭统本溪组 总厚82m
23.黄绿色粉砂岩夹页岩,含粘土质粉砂岩 12m
22.黑色炭质页岩夹黄绿色粉砂岩 9m 16
21.黄绿色粉砂岩夹三层灰色泥灰岩透镜体。泥灰岩透镜体中含动物化石2m
20.黄绿色粉砂质页岩,夹两层深灰色泥灰岩透镜体和少量黑色炭质页岩,灰岩透镜体中含腕足类 20m
19.黄绿色细砂岩 6m
18.黄绿色钙质粉沙质页岩,含双壳类及腕足类 5m
17.黑色炭质页岩夹黄绿色含铁质结核粉砂岩,含大量植物化石 8m
16.黄绿色粉砂岩和黄绿色细砂岩 13m
15.黑色炭质页岩和暗色粉砂岩夹暗灰色细砂岩 3m
14.灰色铝土质岩 2m
13.黄色粗粒铁质砂岩及小砾岩 2m 17
第二节构造地质考察路线
一、亮甲山—石门寨东采石坑构造路线
(一)考察路线
沿公路到柳江,过桥转向西,进入采石场沿岩壁观察,而后去石门寨到126.6高地。
(二)考察要求
1.练习用罗盘测量断层面的产状。
2.认识断层存在的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
3.认识断层角砾岩。
4.学会判断断层的性质。
(三)考察时间(一天)
(四)考察内容
在柳江西侧亮甲山采石坑西岩壁上,可观察到冶里组和黄色泥质薄层灰岩,产状为SW230∠50、SW205∠16。灰岩中脉岩产状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顺层侵入的岩床,产状与灰岩产状基本一致;另一种为沿追踪张节理贯入的岩墙。详细观察发现脉岩中发育有大小不等、具棱角的灰岩角砾。然后转入采石场南侧,在岩壁上,可观察到顺层侵入的岩床,厚达7m,向西逐渐尖灭。
返回公路,去石门寨东南126.6高地北采石坑,可观察到一条断层。断层面走向NNE25,倾向东,倾角60。上盘为亮甲山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砾状灰岩,产状为SW250∠20;下盘为张夏组厚层鲕状灰岩。
断裂带宽15m左右,其中发育有角砾岩、角砾大小不一,多呈菱形与方形,以灰岩角砾为主,被二氧化硅胶结,形成一条硅化带。该断裂带在地貌上反应为一条南北向锯齿状延伸的负地形。如果沿着断裂带追索,可见发育产状NE40∠85延伸的脉岩。
最后去126.6高地南采石场,可观察到一条小型逆掩断层,发育在亮甲山灰岩中,断距不大。灰岩产状为NW290∠17。断层面产状为NW320∠20,呈北东方向舒缓延伸。断层面上有大片阶步和擦痕,断层内岩石被挤压成透镜体,片理化明显,有断层泥和低一级牵引褶皱。牵引褶皱轴向为SEE105,轴面产状为NNE15∠65。根据牵引褶皱与断层的关系,可判断为小型逆掩断层。
(五)断层存在的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
断层面(带)上常遗留以下痕迹:
1.断层擦痕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常在断层面上留下平行细密而均匀的擦痕,有时形成相间平行排列的擦脊和擦槽。这些擦痕有时呈一头粗深一
18
头浅细的“丁”字形,由粗向细的方向代表对盘运动的方向。用手抚摸擦痕,有不同方向的滑涩的手感,光滑方向代表对盘移动方向。
2.断层滑面(镜面)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可引起断层面上的温度升高,使一些铁、锰、钙、硅等成分的物质粉末重熔,敷在断层面上形成一层光滑的薄膜,叫断层滑(镜)面。在扭性、压扭性断层面上更容易出现断层滑面。
3.阶步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在断层面上所形成的小陡坎(台阶)称阶步。阶步常垂直擦痕方向延伸,但延伸一般不远,阶步间彼此平行排列。阶步陡坎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4.断层构造岩断层作用常在断层带形成各种构造岩。最常见的构造岩有断层角砾岩,其中的角砾棱角显著,大小不一,一般无定向排列,角砾的成分与断层两盘的成分相同。断层角砾常被钙、硅、铁、粘土等物质胶结。典型的断层角砾岩常见于正断层(或张性断层)。
二、伍庄构造路线
(一)考察路线
伍庄背斜位于上庄坨以西5km,伍庄—刘家坊一线,背斜呈南北向延伸。其路线为从上坨庄向西沿大石河经小傍水崖、傍水崖牌坊,再沿南北向冲沟转向北到258高地鞍部,顺梁从东向西一直到刘家坊北,然后顺山梁而下。
(二)考察要求
1.认识寒武系上统地层,并用罗盘测量各组地层产状。
2.了解野外判断褶皱的基本方法。
3.掌握负地形的概念,并能解释负地形形成的原因。
(三)考察时间:一天
(四)考察内容
在258高地以西100m左右山梁部开始观察,首先见到太原组和本溪组地层。要注意观察本溪组地层与马家沟组的接触关系,继而向西会顺序观察到亮甲山组、冶里组、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张夏组,同时顺序测定各组地层的产状为SEE100∠30、SEE95∠47、NEE70∠46、NEE69∠30。近山顶处可见一条花岗岩脉岩,呈北东向延伸。
通过这一段路线观察,可以定出各组地层倾向东,逆倾向穿越,地层时代从新到老,属于伍庄背斜东翼。
沿路线继续向西观察,在刘家坊北西约500m的山坳处,为张夏组鲕状灰岩,详细追索会发现背斜转折端,其东翼产状为NEE85∠24、西翼产状为W270∠75。
19
沿山脊小路向西北追索50m左右,局部地段地层近于水平,又出现崮山组地层。此时站在山顶向南西观察,可见背斜西翼的全貌。
从以上路线观察,可确定为一以徐庄组为核部的背斜构造。
背斜确定后,沿公路向南返回到伍庄垭口。从垭口处再向北观察刘家坊方向的山脊,便会发现该背斜核部恰好是山的鞍部,为一负地形,两翼为正地形。
(五)野外判断背斜存在的地质方法
1.必须对一个地区的岩层顺序、岩性、厚度、各露头产状等进行测量或基本搞清楚,才能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褶曲是否存在。然后根据新老岩层对称重复出现的特点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再根据轴面产状、两翼产状以及枢纽产状等判断褶曲的形态(包括横剖面、纵剖面和水平面)。
2.在野外布置考察路线,一是采取穿越法,即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以便穿越所有岩层并了解岩层的顺序、产状、出露宽度及新老岩层的分布特征。二是在穿越法的基础上,采取追索法,即沿着某一标志层(即厚度比较稳定、岩性比较固定鲜明、在地貌上的反映比较突出的岩层)的延伸方向进行观察,以便了解两翼是否平行延伸,还是逐渐汇合等情况。这两种方法可以交插使用,或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以便获知褶曲构造在三度空间的形态轮廓。
(六)断层存在的岩层上的标志
1.岩层的不连续断层常把原来连续的地层、矿脉、岩脉、变质带以及各种构造线错开,使它们发生不连续或中断现象,特别是横断层、倾向断层和平推横断层,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2.岩层的重复或缺失,加厚或变薄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无论是正断层或逆断层)必然会产生岩层重复或缺失的现象,岩层重复或缺失决定于断层性质、断层产状和被切断岩层的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所列。
三、鸡冠山地台
(一)教学目的
1.观察鸡冠山地台的构造特征及地貌特征;
2.掌握鸡冠山地台的追索方法和了解地重不同部位所出现的构造现象;
20
3.做鸡冠山地台地貌素描图。
(二)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从下平山向西,到大平台山脚下,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陡坎。在陡坡与缓坡交界处,可观察到元古界青山口群与龙山组石英砂岩与前震旦纪混合花岗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然后,沿路线向西,依顺序测定龙山组石英砂岩的产状,并且要记录其产状要素。
登上平台后,指导学员向南西方向遥望,可观察到鸡冠山地台的全貌。大平台以E鸡冠山南东方向,两侧地形突然增高,而两者之间为一低矮的平台。这个平台向南西交向变窄,向北东方向敞开,成为簸宾形状,在地貌上表现出为一个地笙地形;在教师带领下,做一幅地貌素描图。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累与责任同在 ——《南宁晚报》实习总结
- ·下一篇:实习报告(水文)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实习报告 热门排行
- · 2017寒假大学生酒店打工实践报告
- · 2017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 · 2017年寒假打工实践报告
- · 2017年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 · 2017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 · 聊城大学2017年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
- · 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论文
- · 2017大学生寒假计算机实践报告
- · 2017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 · 2017年大学生寒假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 · 2017寒假社会实践有感
- · 2017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有感
- · 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方案
- · 2017年寒假大学生酒店打工实践报告
- · 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心得
- · 2017大学生寒假餐厅实践报告
- · 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 · 2017年寒假超市做促销员社会实践报告
- · 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安排
- · 2017年寒假实践小组第一天实践报告
- · 2017年寒假实践报告
- · 2017年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 · 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 · 2017学年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