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知识网文章阅读文言文文言文阅读雍也篇第六 _文言文大全

雍也篇第六 _文言文大全

02-17 17:16:35   分类:文言文阅读   浏览次数: 382
标签: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qihang56.com 雍也篇第六 _文言文大全,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原文】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泰伯篇第八 _文言文大全
  •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