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小学)试题七
- 名称:教育学(小学)试题七
- 类型:教育学试题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03-20 17:46:50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434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551 KB
- 推荐度:3 星级
《 教育学(小学)试题七》简介
标签: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教育学试题,
提供教育学(小学)试题七免费下载,
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小学)试题
课程代码:2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B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B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3.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出现在( C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4.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5.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C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6.教育的特质是( D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7.( B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 大小:551 KB
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小学)试题
课程代码:2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B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B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3.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出现在( C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4.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5.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C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6.教育的特质是( D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7.( B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 大小:551 KB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