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
03-06 16:43:50 分类:高一语文教案 浏览次数: 794次五、现实意义探索
教师尽量不参与讨论,由学生挖掘课文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合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回忆上个世纪的“造神”运动,以及眼下的这风那风,“追星族”是不是具有那么一点“奴性”呢,李洪志的“xx功”等等。尽管本文写作时距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人们往往把个人专断只看做一个人的工作作风问题,同时在把民众抬成“真正的英雄”的时代,好像民众是永远没有过失的。作者见地深刻的是,民众甘当奴才,是专制主义的土壤,没有奴才,也就没有奴才们的君主。在封建时代,臣民在君主面前自称“奴才”。推翻了封建君主,“奴才”这个称号真成了“恶谥”。虽然人们不想当奴才,而且自以为当家作主了,但是几千年封建意识深深地浸入人们的脑髓,从心理到言行,不自觉地会成为奴才。1958年毛泽东说:中国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才相么?没有了,他们做了主人了。可见毛泽东是希望中国人民不但在外国人面前站起来,而且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也能够站起来。我们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消除头脑中“封建的残物”,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教案点评:
本文立意新颖,由一部影片的名字作引子,通过“假定又假定”展开联想,把尖锐、犀利的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先从语言入手,通过分析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了解作者的思路。再以课文中的议论为基本点,分析、归纳课文的思想主旨。
相关热词搜索:
评论排行
高一语文教案 热门排行
- · (物种起源)导言
- · 病梅馆记
- · 剃光头发微
- · “三步曲” 质疑—思考—领悟——(为
- · 鸿门宴
- · 秋水
- · 拿来主义 教案示例二
- · 过秦论
- · 秋水 语文教案
- ·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设计示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