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设计示例(二)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设计示例(二)

03-06 16:42:50   分类:高一语文教案   浏览次数: 842
标签:高一下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qihang56.com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设计示例(二),
(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部分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槃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提示: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五)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提示: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提示: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四、小结
  1、文章涉及的人较多,材料又很零碎,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却显得十分严谨,这是为什么?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提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此文时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
  2、作者三次用典,增加了文章的力量,简要评述。
  提示:三个典故都紧紧围绕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展开。
  3、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继续质疑,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再次深入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完成课后练习三。

上一页  [1] [2]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
  •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