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喜剧
03-06 17:35:36 分类:高一数学教案 浏览次数: 480次课前预习
1.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⑴酣然:
⑵筋斗:
⑶茫然:
⑷劳什子:
2.填空。
秦牧,原名 。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其中尤以散文着称于文坛。名篇有 《花蜜与蜂刺》。自选集 是其散文的代表作。
3.把下面两处口语化的句子改为书面语,并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⑴在广西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初见的时候,不禁小小吃了一惊。把一枚长着三个勾儿的菱角放在掌心里把玩了半天。心想:“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哦!
⑵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
答:
4.作者从认识菱角的过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答:
知识整合
识 记 字 音
菱(línɡ)角 棱(lénɡ)角
打捞(lāo) 劳(láo)作
模(mú)样 模(mó)范
翘(qiáo)首 翘(qiào)尾巴
识 记 字 形
童谣 遥远 徭役 书籍 慰藉 吸取 招摇撞骗
玩具 恐惧 飓风 稽首 稽查 汲水 泥沙俱下
词 语 辨 析
【贯穿?贯串】二者都有穿过的意思。“贯穿”指穿过、连通,如“这条公路贯穿全省12个县”。“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如“这篇讲话贯串着民本思想”。
【偶然?偶尔】二者都有“不经常”的意思,有时还可以通用。不同的是:“偶然”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是形容词,如“这个问题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偶尔”指间或、有时候(相对于经常),是副词,如“偶尔见过一面”。
【询问?访问】二者都有“问”的意思。不同的是:“询问”指向人打听情况,如“值班干警接报后方始赶到现场询问情况”;“访问”指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如“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访问顺德”。
成 语 辨 用
【漫不经心?满不在乎】二者都表示不把事情放在心上。“漫不经心”侧重把正在做的事不放在心上,强调不认真,不专心。“满不在乎”是将应该考虑,应该关心,应该处理的事不放在心上。
【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二者都表示随随便便,不用心思,思想不集中的意思。“漫不经心”侧重表示不在意,多指对事情轻率的态度,一般不单独作谓语,可作状语。“心不在焉”侧重表示不专心,可以指对事情的一时的、短暂的不专心的态度,也可以指比较长期的精神恍惚,心思不定的表现,在句中可作谓语。
走 近 作 者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当代三大散文家(刘白羽、杨朔、秦牧)之一。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着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着。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及姐妹篇《语林采英》。
难点击破
1.作者是怎样概括生活中的现象并由此提出论题的?
提示:本文由“我”吃到不同的菱角从而了解到菱角的多样性,再讲到生物(昆虫)的多样性,进而阐述一切事物都有着复杂性、多样性,从而得出本文的观点:“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的聪明人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
2.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提示:为了论证观点,作者先讲认识事物(菱角、蝴蝶、蝗虫)如果只是凭自己看到的而不再去注意它们的进一步的分别是不精确的(反面事例论证),再举农民看天气的例子,说明认识事物应在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掌握它的复杂性(正面事例论证),然后通过良种变劣种、一些地方山洞养猪总是失败的例子说明如果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后果常常使我们做事摔筋斗(反面事例论证),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出不只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其特殊性的重要性(正面事理论证),最后总结做事时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3.找出课文7—12段中每段的中心句,由此看出作者引申出了什么道理呢?
道理:认识事物应掌握其的一般性之后,更要掌握其的特殊性。
4.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语言总体来说是平实的,推崇口语化的句子,如:“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哦!”“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所不在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
有些语句如“有些患‘过敏症’的人喝一杯咖啡就要死要活,有些人装一肚子咖啡却仍旧可以酣然大睡。”“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等使文章既生动又说理透彻。
练习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菱角 角色 搅拌 缴械投降
B.泥淖 拘泥 呢喃 风光旖旎
C.书籍 荆棘 极度 岌岌可危
D.模样 模范 临摹 厉兵秣马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童谣 招摇 蝴蝶 最后通牒
B.嘉奖 佳人 挫折 茫然失挫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