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章良能 小重山 赏析
12-14 18:27:23 分类:高考诗歌赏析 浏览次数: 481次
标签:高考诗歌赏析大全,http://www.qihang56.com
章良能 小重山 赏析,
特别注意:《章良能 小重山 赏析》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周密《齐东野语》云:“外大父文庄章公……间作小词,极有思致。”与其他咏春之作相较,本词写得自具一格,既非“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的及时行乐,亦有异于“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满”的深闺伤春,且与一般文士那种“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只恐花飞又春去”的惜春之意也不一致。全词对景遣怀,笔调纡徐起伏、韵味深长而又有所寄托,可以说是“极有思致”了。
首句着眼于“春事深”三字,吴文英词有“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深”和“迟暮”意思接近;“柳暗花明”是实写春深景色,“柳暗”指出眼前已是“绿暗长亭,归梦趋风絮”的暮春季节,“花明”形容花朵盛放时的光采和色泽,接下去便是描绘“春事深”的几个特写镜头。
“小阑”两句,画出那小阑干围着的花圃,红芍药长得枝叶繁茂,花儿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这亦即是晁补之笔下所描写的春末夏初的景象,“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金凤钩》)
“雨余”句写风声,鸟鸣声,用杜荀鹤《春宫怨》诗意:“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正当雨后初晴,风软烟淡,空气温润和暖。“碎鸣禽”即鸟鸣之声细碎,秦观词亦有“花影乱,莺声碎”之句。鸣声随暖风送入耳际,似挽留、似惋惜,真是“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这里写出春将逝去而光阴犹足可流连。
“迟迟日”两句,点明季节特征,是白昼渐长,日影阑珊,即所谓“春欲尽,日迟迟。”“一分阴”,言偶有浮云,瞬即消逝。“犹带”两字,使语气显得宛转,对春欲尽不无怅触而情调并不低沉。
换头“往事”两句,作者感慨平生,但不用直抒而故作顿挫。周密记其“一日,大书素屏云,‘陈蕃不事一室而欲扫除天下,吾知其无能为矣,’识者知其不凡。”可见其襟抱脱俗。曹操《短歌行》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诗中流露渴慕贤才之意。可见“沉吟”暗寓着对明时和贤才的企求,也即对国事的关怀,这里从眼前光景犹可流连,亦即“时序好”、自己又“身闲”,而拟且莫沉吟,要想登临揽胜,一快胸襟。
“旧游”三句,语意忽又一转,写登临以后触景伤神,心情转向惆怅。刘过《唐多令》结末有云:“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是说美景当前,载酒泛舟江上,但已无法回复到昔日同舟游乐的心情,李攀龙云其“因黄鹤楼再游而追忆故人不在,遂举目有江上之感,词意何等凄怆。”与之相较,本词末尾虽亦写今昔之感,却不用直叙而用深一层写法,先说旧地风光,历历可寻,但仍怅然若有所失,自己所寻求的究竟是什么呢?“惟有”两字一转指出纵使风景不殊,但年少登临时那种豪情壮怀,却已随流光而消逝,无从寻觅。放眼四望,春光将尽,不禁百感交集,如今国事日非,虽欲有所作为而不可能。词意至此,显得起伏摇曳,感慨无已,不仅是在叹息岁月催人老,而且还含有抱负未伸的隐恨。(<?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潘 君昭)
特别注意:《章良能 小重山 赏析》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周密《齐东野语》云:“外大父文庄章公……间作小词,极有思致。”与其他咏春之作相较,本词写得自具一格,既非“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的及时行乐,亦有异于“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满”的深闺伤春,且与一般文士那种“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只恐花飞又春去”的惜春之意也不一致。全词对景遣怀,笔调纡徐起伏、韵味深长而又有所寄托,可以说是“极有思致”了。
首句着眼于“春事深”三字,吴文英词有“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深”和“迟暮”意思接近;“柳暗花明”是实写春深景色,“柳暗”指出眼前已是“绿暗长亭,归梦趋风絮”的暮春季节,“花明”形容花朵盛放时的光采和色泽,接下去便是描绘“春事深”的几个特写镜头。
“小阑”两句,画出那小阑干围着的花圃,红芍药长得枝叶繁茂,花儿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这亦即是晁补之笔下所描写的春末夏初的景象,“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金凤钩》)
“雨余”句写风声,鸟鸣声,用杜荀鹤《春宫怨》诗意:“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正当雨后初晴,风软烟淡,空气温润和暖。“碎鸣禽”即鸟鸣之声细碎,秦观词亦有“花影乱,莺声碎”之句。鸣声随暖风送入耳际,似挽留、似惋惜,真是“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这里写出春将逝去而光阴犹足可流连。
“迟迟日”两句,点明季节特征,是白昼渐长,日影阑珊,即所谓“春欲尽,日迟迟。”“一分阴”,言偶有浮云,瞬即消逝。“犹带”两字,使语气显得宛转,对春欲尽不无怅触而情调并不低沉。
换头“往事”两句,作者感慨平生,但不用直抒而故作顿挫。周密记其“一日,大书素屏云,‘陈蕃不事一室而欲扫除天下,吾知其无能为矣,’识者知其不凡。”可见其襟抱脱俗。曹操《短歌行》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诗中流露渴慕贤才之意。可见“沉吟”暗寓着对明时和贤才的企求,也即对国事的关怀,这里从眼前光景犹可流连,亦即“时序好”、自己又“身闲”,而拟且莫沉吟,要想登临揽胜,一快胸襟。
“旧游”三句,语意忽又一转,写登临以后触景伤神,心情转向惆怅。刘过《唐多令》结末有云:“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是说美景当前,载酒泛舟江上,但已无法回复到昔日同舟游乐的心情,李攀龙云其“因黄鹤楼再游而追忆故人不在,遂举目有江上之感,词意何等凄怆。”与之相较,本词末尾虽亦写今昔之感,却不用直叙而用深一层写法,先说旧地风光,历历可寻,但仍怅然若有所失,自己所寻求的究竟是什么呢?“惟有”两字一转指出纵使风景不殊,但年少登临时那种豪情壮怀,却已随流光而消逝,无从寻觅。放眼四望,春光将尽,不禁百感交集,如今国事日非,虽欲有所作为而不可能。词意至此,显得起伏摇曳,感慨无已,不仅是在叹息岁月催人老,而且还含有抱负未伸的隐恨。(<?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www.qihang56.com网学习网声明:本网(www.qihang56.com网:www.qihang56.com)注明来源未注明本站原创或注明稿件为转载稿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再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请加给我们发邮件或者找客服,具体方式参加本站联系方式。如若转载《章良能 小重山 赏析》请保留本页链接!
感谢《章良能 小重山 赏析》的作者共享此学习资料!力倡免费资源,崇尚人人共享!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贺铸 薄倖·淡妆多态 赏析
- ·下一篇:贺铸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赏析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高考诗歌赏析 热门排行
- · 大酺赏析_周邦彦的《大酺》赏析
- · 金缕曲赏析_梁启超的《金缕曲》赏析
- · 临江仙·送王缄赏析_苏轼的《临江仙·
- · 霜叶飞·重九赏析_吴文英的《霜叶飞·
- · 五古·挽易昌陶赏析_毛泽东的《五古·
- · 新年作赏析_刘长卿的《新年作》赏析
- · 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_李白的
- · 夏夜苦热登西楼赏析_柳宗元的《夏夜苦
- · 回心院(十首之第五首)赏析_萧观音的
- · 杜牧《赤壁》的赏析
-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赏析_毛泽东的《
-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奔鲸沛赏析_柳宗
- · 泊船瓜洲赏析_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赏
- · 和贾舍人早朝赏析_岑参的《和贾舍人早
- · 渡江云赏析_张炎的《渡江云》赏析
- · 六州歌头赏析_张孝祥的《六州歌头》赏
- · 闺怨赏析_王昌龄的《闺怨》赏析
- · 清平乐·会昌赏析_毛泽东的《清平乐·
- · 贫交行赏析_杜甫的《贫交行》赏析
- · 东风第一枝·春雪赏析_史达祖的《东风
- · 别匡山赏析_李白的《别匡山》赏析
- · 岁暮海上作赏析_孟浩然的《岁暮海上作
- · 卜算子赏析_李之仪的《卜算子》赏析
- · 戚氏赏析_柳永的《戚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