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咏史(八首其三)赏析_左思的《咏史(八首其三)》赏析
09-13 23:00:19 分类:高考诗歌赏析 浏览次数: 823次本文整理了我国著名诗人左思写的一首《咏史(八首其三)》的赏析和原文,以及一些相关作品名称。
左思:《咏史(八首其三)》原文: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圭宁肯分。
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咏史(八首其三)》参考注释:
①藩:保卫。
②珪,同圭,上圆下方的玉器,不同的爵位所赐予的珪也不同。
③组,系官印的带子。
左思:《咏史(八首其三)》赏析:
左思的《咏史》诗以它所特有的深厚社会内容,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坚实地位。另外,《咏史》诗在艺术上也有着它特出的地方。
第一,力矫太康颓靡文风,承继建安雄健骨力。
晋初太康文坛上,总的创作倾向是:刻意摹仿古人作品,很少结合现实实际;追求辞句华丽和对偶的工整,形成了绮靡浮泛的形式主义风尚。在这种颓风面前,左思则独树旗帜,以《咏史》诗为代表,继续发扬了建安文学“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优秀传统。虽然以咏史名篇,不是左思首创,但左思能从现实生活出发,精心选择史实,巧妙地融汇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咏史以抒情,借抒情以讥世。这不仅突破了前人咏史诗只限于一事,“堆垛寡变”的局限,而且与太康文学刻意摹仿古人、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倾向分庭抗礼。钟嵘说,左思的《咏史》诗“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是很符合左思诗的实际的。在艺术形式方面,《咏史》诗并非不注重,诗人从华丽之中求朴拙,于浮泛之外求深蕴,质朴自然,奔放沉郁,绝少雕镂的痕迹。综上两个方面,钟嵘称赞左思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左思风力”(《诗品》)。王夫之则说:“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破,不绝于来兹者,非太冲其焉归?”(《古诗评选》卷四)这些评价是公允的。
第二,才志结合,浑然一体。
陈祚明曾说:“太冲一代伟人,胸次浩落,洒然流咏。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贵简。创成一体,垂示千秋。其雄在才,而其高在志。有其才无其志,语必虚矫;有其志而无其才,音难顿挫。”(《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陈祚明指出左思成功的原因,在于才志结合,是很对的。左思的艺术才能,使《咏史》八首,每首都可以独立,并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用一根高洁理想、情操的金缕线,把首首串连在一起的,浑然一体,内在结构紧密使之不可分割。其一,正面畅抒自己的理想,可谓全组诗的总纲;其二,写遭受门阀制度的压抑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其三,表示要以段干木、鲁仲连为榜样,另僻蹊径,以期报国;其四,写自己甘于孤寂专心著述,成就自己;其五,再写此路不通,而想追奔许由;其六,赞誉荆轲,借以披露情怀;其七,从历史上许多英俊人物沈埋下僚,以慰心中的不平;其八,写社会的黑暗,决心避世,求洁身自好。这些作品中,思想情感似滔滔江水,奔泻翻腾;又似九曲黄河,曲折回环,一咏三叹,反复宛转。慷慨悲壮之中,有细腻旖旎;低音纤气之内,又挟滚滚沉雷。左思把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分别写在各首之中,恰似一个巨手巧匠把颗颗散珠组成一个完整精美的花环。因而《咏史》“遂为古今绝唱”(胡应麟语),在中国文学史上,咏史诗体同左思的名字便紧紧联起来了。
作为封建阶级文人的左思,又处在黑暗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他所写的《咏史》诗不可能不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不能不留下他那个时代所给他的影响,如消极避世的思想,虚无无为的思想。我们不能因为左思的《咏史》诗有着丰富的精华而对其所含有的封建性的糟粕,尽管相比之下份量很轻,而有所忽视。
与左思《咏史(八首其三)》类似的作品名称:
娇女诗
咏史(八首其五)
咏史(八首其四)
咏史(八首其六)
咏史(八首其一)
咏史(八首其八)
咏史(八首其二)
咏史(八首其七)
杂诗
招隐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一
- ·下一篇:牧牛词赏析_高启的《牧牛词》赏析
评论排行
高考诗歌赏析 热门排行
- · 咏史(八首其三)赏析_左思的《咏史(
- · 横江词(六首其二)赏析_李白的《横江
- · 满江红赏析_岳飞的《满江红》赏析
- · 横江词(六首其六)赏析_李白的《横江
- · 夕阳楼赏析_李商隐的《夕阳楼》赏析
- · 七律·读报诗之一赏析_毛泽东的《七律
- · 韩元吉 好事近 赏析
- · 梦泽赏析_李商隐的《梦泽》赏析
- · 鹭鸶赏析_杜牧的《鹭鸶》赏析
- · 新婚别赏析_杜甫的《新婚别》赏析
- · 黍离赏析_诗经的《黍离》赏析
- · 山中赏析_王勃的《山中》赏析
- · 重赠二首赏析_柳宗元的《重赠二首》赏
- · 池鹤(二首其一)赏析_白居易的《池鹤
- · 从军行赏析_王维的《从军行》赏析
- · 牧牛词赏析_高启的《牧牛词》赏析
- · 大酺赏析_周邦彦的《大酺》赏析
- · 金缕曲赏析_梁启超的《金缕曲》赏析
- · 临江仙·送王缄赏析_苏轼的《临江仙·
- · 霜叶飞·重九赏析_吴文英的《霜叶飞·
- · 五古·挽易昌陶赏析_毛泽东的《五古·
- · 新年作赏析_刘长卿的《新年作》赏析
- · 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_李白的
- · 夏夜苦热登西楼赏析_柳宗元的《夏夜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