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调查报告XX乡清理化解乡村债务调查报告

XX乡清理化解乡村债务调查报告

05-01 16:35:56   分类:调查报告   浏览次数: 776
标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范文,http://www.qihang56.com XX乡清理化解乡村债务调查报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化解村级债务,不断增强村队经济实力,关键要有一个好的村级班子。近年来,全乡以“抓班子,促经济”的思路,按照政治强、靠得住、会管理、肯奉献的标准,狠抓了村队班子建设,使村队班子带民致富、发展经济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一是选好“领头雁”。以“两推一选”活动为载体,以抓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能力和带富能力为目标,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采取下派挂职、交叉任职等多种措施,对软弱涣散的村队班子及时进行了调整,从20xx年以来,共调整村队干部29人,切实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并下派36名机关干部指导督促各村工作,有力地带动了村级班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化解村级债务和带领广大农牧民致富的能力。二是二是精简机构和人员,做到减员增效。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改革中,各村大力精减集体干部职数,积极开展选派下村政府干部到各村任职,实行交叉任职,提倡兼职。几年来共精减集体干部25人,镇政府每年可节约开支15万元;三是强化教育培训。以“科技之冬”活动为契机,对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进行经常性的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的培训,增强农村干部的市场观念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四是强化监督激励机制。制订完善村干部监督激励办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激励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
  2、调查摸底、清理资产、化解债务。
  20xx年,我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资产、清收债权、落实债务工作。我们实事求是地对8个村的各类资产、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摸清了家底,经过清理,乡级债务达 万元,村级债务达515.56万元。根据清理结果,当年,在开展各项费用回收之际,乡党委、政府制定降息、减息和三角债抵顶转账等多项措施,鼓励和引导各村多渠道的化解和清理村级债务,20xx年共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145.36万元,20xx年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 万元,20xx年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 万元。三年内共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 万元。
  3、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村集体资金管理。
  一是按照《自治区村级组织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村级民主管理》、《村级民主监督》等村级财务监管制度,坚持“村有乡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发挥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对村民委员会的财产收支及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监督,堵塞了财务管理漏洞。
  二是坚持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三是对非生产性开支进行压缩。对村干部工资、补助等,积极推广“费用包干,定项限额”的办法,根据各村经济、人口规模、合理确定村干部人数和工资补助标准;对村级招待费实行零控制,严格审批程序,使集体积累逐年得到了增加,杜绝了不良集体债务发生。
  4、盘活土地资源,确保集体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乡始终把土地问题看作是农民的根本及全乡经济发展的基础来抓,加强管理,成立了土地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全乡土地档案,在现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整合、盘活土地资源,规范土地规划和审批程序,通过土地的租赁、承包等方式不断拓宽乡村两级收渠道,切实解决好“一块地”的问题。
  一是将家庭承包土地与村集体机动地、四荒地划分开,明确地块,确定属性,划分归类。为便于管理,合理统筹利用土地资源。经乡土地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凡人均6亩地以外的土地均属于井地和乡村机动四荒地的范畴,且分别核定了收费标准。其中井地承包费为85元/年/亩(所收费用归村集体所有);机动地和四荒地承包费为130元/年/亩(其中52元归乡政府、78元归所在村集体),并规定每年须在播种前上缴完承包租赁费后方可耕种。
  二是针对近年来各村土地面积账实不符问题,20xx年、20xx年分别组织了两次土地丈量清查工作,通过清查核实,全乡耕地新增耕地面积为 亩;包括机动四荒地面积9339.06亩,井地8951.39亩,仅机动地和井地两项每年就可新增乡政府收入796731.12元,新增村级收入1178197.80元。
  新增政府收入=9339.06*52元/亩+3660*85元/亩=796731.12元
  新增村级收入=9339.06*78元/亩+5291.19*85元/亩=1178197.8元
  三是统一规划,鼓励合理利用夹荒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由于近年来全乡水利改革试点工作的成功,配水到户工作进展顺利,加之各项节水项目的实施,使全乡计划用水略有节余,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合理开发现有土地,使之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经乡土地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凡新开发的集体夹荒地(指非公益林区),均由乡土地和林业部门现场鉴定,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益牧则牧,并拿出初步规划渠、林、路、地的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批后统一编号、招标和发包,最后由承包方上缴一次性土地开发使用费后报乡农经站建立土地档案。
  5、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好路子,促进集体经济稳步增收。
  乡党委、政府按照“五个一”工程的要求,围绕服务农牧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搞活乡棉花加工厂经营,稳定其龙头企业地位,从各方面给予扶持,使加工厂逐步适应和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不断自我发展和壮大,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20xx年给乡政府上交承包费135万元,拓宽了政府收入www.qihang56.com。
  6、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近年来,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乡党委政府能够积极申报和争取农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从20xx年至今全乡共争取高新节水项目11000亩,补助资金330万元,建成了高新节水项目示范区,提高了棉花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有力的带动了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市乡信用社积极出台扶助政策,对基层村队提供了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支持,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的活力。
  7、立足实际,切实加大各项费用的回收力度。
  近年来,为足额将各项应收费用及时收回,乡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征收方案。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包片领导为副组长的费用征收领导小组,并下派了8个工作组,指导协助各村切实开展好费用的回收工作;二是出台优厚奖励措施,全力提高干群积极性。对凡在乡政府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费用的农户,最高按上交费用总额的7%给予奖励,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任务的村队,按完成额的13%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全乡干群交款积极性,从20xx年至今,三年共回收各类费用达 万元,其中20xx年回收额达 万元,20xx年回收额达 253.82 万元,20xx年回收额达 万元。
  四、化解乡村债务制止的建议
  乡村债务的形成,有较长的历史过程和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必然会导致旧债未还又添新债。我们认为,应本着“不操之过急、不增加农民负担、确保农村稳定”的原则,按照“禁增新债、化解旧债、分类处理、逐步消化”的思路,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各种有效的化解办法。
  (一)妥善处理现有的债权债务。一是对目前存在的乡村两级债务,我们将制定还款计划,按年度正常收入,建立偿债基金,依一定的比例定额逐年清偿。二是对不同www.qihang56.com的债务的化解,个人借款要明晰借款原因,明确债务;银行及信用社贷款要积极争取核减,停止利息,以偿本为主,逐年定量偿还;财政借款要加强预算,定量清偿,界定呆帐给予核减。三是建议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重新核定收支,调整上解补助比例。
  (二)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乡财县管”力度。一是实行财务预算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固定资产购建、公办公益事业、招待费等支出严格实行预算控制,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理财。二是要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法规,明确乡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建立集体资产出售,登记、报告制度,明确债权、债务责任。三是坚决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乡村两级干部在离任时必须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其继续使用和升迁的主要依据。对任期内债务大量增加的干部不得继续使用、提拔,对任职内积极化解债务,债务明显下降的干部应优先考虑使用。
  (三)进一步盘活土地等资产还债。对我乡目前闲置机动地、林地、小型水利设施、“四荒地”等资源,按程序讨论、报批后,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合理估价,采取公开拍卖、招标、租赁、承包等方式,综合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源,筹集资金还债。
  (四)采取果断措施,制止新的债务发生。为此今后,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即禁止举债搞基础建设,禁止购置豪华办公设施和小汽车,禁止举债办公益事业为名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禁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搞超越实际的工程建设,防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建立新增不良债务责任追究制,对不按程序擅自借贷形成的债务,按照“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处理。上级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解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加大乡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投放力度,切实减轻乡村负担,防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从而使农村真正走上繁荣和稳定。
  总之,在今后的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中,我们要立足实际,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扩大财源,有针对性,有计划地逐步清偿。

文 章www.qihang56.com

上一页  [1] [2]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党建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