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毛滂 生查子·日照小窗纱 赏析
12-14 18:27:23 分类:高考诗歌赏析 浏览次数: 884次
标签:高考诗歌赏析大全,http://www.qihang56.com
毛滂 生查子·日照小窗纱 赏析,
特别注意:《毛滂 生查子·日照小窗纱 赏析》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毛滂
日照小窗纱,风动垂帘绣。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绉。
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恰是可怜时,好似花■后?
如题所示,这首词写“春日”,但不是写“绿肥红瘦”的暮春,亦非繁花似锦春盛之时,而是写早春,写早春景色所引起的喜悦之情,又隐约传达出一种不同流俗略带清高的情感。
首二句“日照小窗纱,风动垂帘绣”,写天气之佳。早春的太阳照着窗纱,清风轻轻吹动绣帘。诗人用字,常一石二鸟。细细品味首句那一个“小”字,担负着双重任务。表面是写窗之小,实则远不止此,它还隐隐暗示出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这种心情,如春日之阳,和煦温暖;如春日之风,轻快流动。天气之佳,心情之好,融成一片。首二句已定下了全词轻快的基调。
第三、四句“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绉”。“宝炷”,指薰香。“暮云迷”是说薰香的烟缕如暮云一样使春日春风都带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古人薰香,可在室内,亦可在室外,如后花园等处。这里当指室外薰香。“曲沼”是用了不规则形状的水池。“晴”字照应首句“日照”;“漪绉”则照应第二句的“风动”。这两句写早春园中景色:在薰香缭绕中,春阳煦煦,春风习习,春水涟漪,而这一切都笼罩在香气氤氲的朦胧之中。上片四句,一个古代庭园的早春景象已描摹出来,但这不是一个没有人迹的毫无生气的庭园,人的活动于第三句中透露出来。这富有生气的早春园林景色就是从薰香之人的眼中看出的,这园林也便是薰香之人──词人自己的生活环境。
第五、六句“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两句使读者感到早春的信息扑面而来:柳芽之萌动似人之初醒,雪化之后更显梅之清瘦。诗人是敏感的,观察是细腻的。“惺松”二字,以有情之人拟无情之物(柳树),把柳树从冬天的蜇伏到早春的萌动恰到好处地描摹出来。“清瘦”二字,状梅之清高孤傲,也极贴切自然。
“恰是可怜时,好似花秾后”两句,已到这首词收束的地步了。前面早春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最后这两句做铺垫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与第一句“小”字相呼应。“好”作“岂”解,“好似”即“岂似”,反问之辞。诗人是说,早春才是春天里最令人怜爱之时,哪里像(“好似”──“岂似”)艳桃秾李,繁花盛开以后的时节?“潜台词”是:繁花盛开以后,便已接近春天的尾声了。人言“酒饮微醉,花看半开”才是最佳时刻。酒饮到烂醉,便失去了饮酒的乐趣;姹紫嫣红则是凋萎的前夜。同样,早春是春天的开始,意味着灿烂的前程,而艳桃秾李(“花秾”)则已离“群芳过后”、“狼藉残红”(欧阳修句)不远了。
宋词当中,诗人的感想、感叹、感慨常于结尾处隐约道出,却又不明白说破,以收含蓄之效。这首词也是如此。仔细玩味结句的“好似花秾后”,诗人之意是说一般人只知喜爱“姹紫嫣红开遍”(汤显祖《牡丹亭》句)的“花秾”时节,而“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的早春,才正是春天最令人怜爱的时候。一种不同流俗、略带清高的感情就从前一句的“恰是”、后一句的“好似”隐隐透露出来。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一个特点,即全词八句,颇像一首古风式的律诗。上片下片,又很像两首小绝句。词的对仗,“不限定平仄相对”(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655页),按照这样的要求,这首词的八句诗,至少有三幅联语,即第一、二句相对,第三、四句相对,第五、六句相对。这三联,对仗颇工整。如果我们要求不太严格,第七、八句,亦可看作一联。这就更像一首由四联组成的古风式的律诗了。唐宋词人用“生查子”调,多是一联相对。如韩偓“侍女动妆奁”、晏几道“坠雨已辞云”、贺铸“西津海鹘舟”、朱淑真“去年元夜时”等词,都用“生查子”调,而词中均只有一联,即只有两句相对。甚或八句之中没有对句(如朱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妆》)也是常见的。像这首词八句四联,颇为罕见。
四联之中,首联写春日春风;颔联主要点出人的活动及其眼中的曲沼涟漪;颈联写春日树木的萌动;尾联集中抒发自己的感情感想。每一联,都是一个情感的小单元。四联集中起来,使整首词充满了早春的生气,抒发一种轻快喜悦之情,揆情度理,当是词人前期作品。苏轼评毛滂词“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从这首词看来,苏轼给了毛滂一个恰当的评语。 (徐咏春)
特别注意:《毛滂 生查子·日照小窗纱 赏析》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生查子·日照小窗纱
春日毛滂
日照小窗纱,风动垂帘绣。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绉。
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恰是可怜时,好似花■后?
如题所示,这首词写“春日”,但不是写“绿肥红瘦”的暮春,亦非繁花似锦春盛之时,而是写早春,写早春景色所引起的喜悦之情,又隐约传达出一种不同流俗略带清高的情感。
首二句“日照小窗纱,风动垂帘绣”,写天气之佳。早春的太阳照着窗纱,清风轻轻吹动绣帘。诗人用字,常一石二鸟。细细品味首句那一个“小”字,担负着双重任务。表面是写窗之小,实则远不止此,它还隐隐暗示出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这种心情,如春日之阳,和煦温暖;如春日之风,轻快流动。天气之佳,心情之好,融成一片。首二句已定下了全词轻快的基调。
第三、四句“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绉”。“宝炷”,指薰香。“暮云迷”是说薰香的烟缕如暮云一样使春日春风都带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古人薰香,可在室内,亦可在室外,如后花园等处。这里当指室外薰香。“曲沼”是用了不规则形状的水池。“晴”字照应首句“日照”;“漪绉”则照应第二句的“风动”。这两句写早春园中景色:在薰香缭绕中,春阳煦煦,春风习习,春水涟漪,而这一切都笼罩在香气氤氲的朦胧之中。上片四句,一个古代庭园的早春景象已描摹出来,但这不是一个没有人迹的毫无生气的庭园,人的活动于第三句中透露出来。这富有生气的早春园林景色就是从薰香之人的眼中看出的,这园林也便是薰香之人──词人自己的生活环境。
第五、六句“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两句使读者感到早春的信息扑面而来:柳芽之萌动似人之初醒,雪化之后更显梅之清瘦。诗人是敏感的,观察是细腻的。“惺松”二字,以有情之人拟无情之物(柳树),把柳树从冬天的蜇伏到早春的萌动恰到好处地描摹出来。“清瘦”二字,状梅之清高孤傲,也极贴切自然。
“恰是可怜时,好似花秾后”两句,已到这首词收束的地步了。前面早春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最后这两句做铺垫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与第一句“小”字相呼应。“好”作“岂”解,“好似”即“岂似”,反问之辞。诗人是说,早春才是春天里最令人怜爱之时,哪里像(“好似”──“岂似”)艳桃秾李,繁花盛开以后的时节?“潜台词”是:繁花盛开以后,便已接近春天的尾声了。人言“酒饮微醉,花看半开”才是最佳时刻。酒饮到烂醉,便失去了饮酒的乐趣;姹紫嫣红则是凋萎的前夜。同样,早春是春天的开始,意味着灿烂的前程,而艳桃秾李(“花秾”)则已离“群芳过后”、“狼藉残红”(欧阳修句)不远了。
宋词当中,诗人的感想、感叹、感慨常于结尾处隐约道出,却又不明白说破,以收含蓄之效。这首词也是如此。仔细玩味结句的“好似花秾后”,诗人之意是说一般人只知喜爱“姹紫嫣红开遍”(汤显祖《牡丹亭》句)的“花秾”时节,而“烟暖柳惺松,雪尽梅清瘦”的早春,才正是春天最令人怜爱的时候。一种不同流俗、略带清高的感情就从前一句的“恰是”、后一句的“好似”隐隐透露出来。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一个特点,即全词八句,颇像一首古风式的律诗。上片下片,又很像两首小绝句。词的对仗,“不限定平仄相对”(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655页),按照这样的要求,这首词的八句诗,至少有三幅联语,即第一、二句相对,第三、四句相对,第五、六句相对。这三联,对仗颇工整。如果我们要求不太严格,第七、八句,亦可看作一联。这就更像一首由四联组成的古风式的律诗了。唐宋词人用“生查子”调,多是一联相对。如韩偓“侍女动妆奁”、晏几道“坠雨已辞云”、贺铸“西津海鹘舟”、朱淑真“去年元夜时”等词,都用“生查子”调,而词中均只有一联,即只有两句相对。甚或八句之中没有对句(如朱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妆》)也是常见的。像这首词八句四联,颇为罕见。
四联之中,首联写春日春风;颔联主要点出人的活动及其眼中的曲沼涟漪;颈联写春日树木的萌动;尾联集中抒发自己的感情感想。每一联,都是一个情感的小单元。四联集中起来,使整首词充满了早春的生气,抒发一种轻快喜悦之情,揆情度理,当是词人前期作品。苏轼评毛滂词“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从这首词看来,苏轼给了毛滂一个恰当的评语。 (徐咏春)
www.qihang56.com网学习网声明:本网(www.qihang56.com网:www.qihang56.com)注明来源未注明本站原创或注明稿件为转载稿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再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请加给我们发邮件或者找客服,具体方式参加本站联系方式。如若转载《毛滂 生查子·日照小窗纱 赏析》请保留本页链接!
感谢《毛滂 生查子·日照小窗纱 赏析》的作者共享此学习资料!力倡免费资源,崇尚人人共享!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毛滂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赏析
- ·下一篇:孙道绚 滴滴金 赏析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高考诗歌赏析 热门排行
- · 大酺赏析_周邦彦的《大酺》赏析
- · 金缕曲赏析_梁启超的《金缕曲》赏析
- · 临江仙·送王缄赏析_苏轼的《临江仙·
- · 霜叶飞·重九赏析_吴文英的《霜叶飞·
- · 五古·挽易昌陶赏析_毛泽东的《五古·
- · 新年作赏析_刘长卿的《新年作》赏析
- · 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_李白的
- · 夏夜苦热登西楼赏析_柳宗元的《夏夜苦
- · 回心院(十首之第五首)赏析_萧观音的
- · 杜牧《赤壁》的赏析
-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赏析_毛泽东的《
-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奔鲸沛赏析_柳宗
- · 泊船瓜洲赏析_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赏
- · 和贾舍人早朝赏析_岑参的《和贾舍人早
- · 渡江云赏析_张炎的《渡江云》赏析
- · 六州歌头赏析_张孝祥的《六州歌头》赏
- · 闺怨赏析_王昌龄的《闺怨》赏析
- · 清平乐·会昌赏析_毛泽东的《清平乐·
- · 贫交行赏析_杜甫的《贫交行》赏析
- · 东风第一枝·春雪赏析_史达祖的《东风
- · 别匡山赏析_李白的《别匡山》赏析
- · 岁暮海上作赏析_孟浩然的《岁暮海上作
- · 卜算子赏析_李之仪的《卜算子》赏析
- · 戚氏赏析_柳永的《戚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