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阮阅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赏析
12-14 18:27:23 分类:高考诗歌赏析 浏览次数: 899次
标签:高考诗歌赏析大全,http://www.qihang56.com
阮阅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赏析,
特别注意:《阮阅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赏析》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燕,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阮阅今存词仅六首。这是一首相思词。开头两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绘出了一幅早春图:春寒料峭,杏花初绽,绣楼栏杆,夕阳斜月。这是景物描写,它暗写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勾出了一个典型环境。联系上下文,读者从这环境烘托中可以看到:一位思妇在早春二月杏花初绽之时,迎着料峭的春寒,登上色彩绮丽的绣楼,倚在栏杆旁,看着落日晚霞飞舞、斜月冉冉升起。她静静地观看眼前景,默默地思念远方征人。这幽静、凄寒的典型环境,正暗暗地烘托出一个忧思难奈的人物情态。从“黄昏”到“斜月”初升,以景物变化写时间推移,又巧妙地展示了思妇伫立楼头,远望良人的时间之长,暗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乃“一石三鸟”,用笔颇精。“一双燕子”是思妇眼前所见之景,燕子双双,比翼齐飞,呢喃作语,这是多么欢乐的景象,它反衬出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这正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上)“两行征雁,画角声残”是思妇仰望所见与所想。仰望晴空,两行征雁远飞,将她的思绪牵到远方。良人此时此刻正在边陲,听戍楼上画角凄厉悲咽,正在思念家乡,思念她吧!这里运用想象,从对方写起,从而有力地表现了思妇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景,以景托情;下片写人,在上面景物的层层铺垫衬托下,人物进入画面。“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写闺中人在华美的窗下迎春风而伫立,思念远方的征人,不觉洒泪胸前。这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出了思妇的形态、情思。上片是明写景,暗写人,情如一股澎湃的春水,至此,浩浩荡荡无法遏止,情化为泪,挥洒于东风里。“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青山”,这三句结得巧妙,运用想象手法,写远方的丈夫正在思念自己:想家乡的妻子是不是仍像旧时那样,眼如秋波,眉若春山,还是那么年轻娇美吧!这一想象,使笔锋陡转,突然落到对方身上,如此,意境开阔,别具情味,更深切感人。正如浦起龙所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这种手法,古代诗人常用之,如“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均表现了情深一往,爱意弥坚,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篇情思委婉、深挚,辞采自然凝炼,构思巧妙。运用白描与想象,上片句句写景,句句暗写人的情思;下片写人,有形有神,有心理刻划。在章法上多变化,有景物烘托人物的正面描写,也有“从对面飞来”的侧面描写,如此多面勾勒,使全词蕴藉而又深刻。(赵慧文)
特别注意:《阮阅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赏析》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阮阅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燕,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阮阅今存词仅六首。这是一首相思词。开头两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绘出了一幅早春图:春寒料峭,杏花初绽,绣楼栏杆,夕阳斜月。这是景物描写,它暗写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勾出了一个典型环境。联系上下文,读者从这环境烘托中可以看到:一位思妇在早春二月杏花初绽之时,迎着料峭的春寒,登上色彩绮丽的绣楼,倚在栏杆旁,看着落日晚霞飞舞、斜月冉冉升起。她静静地观看眼前景,默默地思念远方征人。这幽静、凄寒的典型环境,正暗暗地烘托出一个忧思难奈的人物情态。从“黄昏”到“斜月”初升,以景物变化写时间推移,又巧妙地展示了思妇伫立楼头,远望良人的时间之长,暗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乃“一石三鸟”,用笔颇精。“一双燕子”是思妇眼前所见之景,燕子双双,比翼齐飞,呢喃作语,这是多么欢乐的景象,它反衬出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这正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上)“两行征雁,画角声残”是思妇仰望所见与所想。仰望晴空,两行征雁远飞,将她的思绪牵到远方。良人此时此刻正在边陲,听戍楼上画角凄厉悲咽,正在思念家乡,思念她吧!这里运用想象,从对方写起,从而有力地表现了思妇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景,以景托情;下片写人,在上面景物的层层铺垫衬托下,人物进入画面。“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写闺中人在华美的窗下迎春风而伫立,思念远方的征人,不觉洒泪胸前。这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出了思妇的形态、情思。上片是明写景,暗写人,情如一股澎湃的春水,至此,浩浩荡荡无法遏止,情化为泪,挥洒于东风里。“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青山”,这三句结得巧妙,运用想象手法,写远方的丈夫正在思念自己:想家乡的妻子是不是仍像旧时那样,眼如秋波,眉若春山,还是那么年轻娇美吧!这一想象,使笔锋陡转,突然落到对方身上,如此,意境开阔,别具情味,更深切感人。正如浦起龙所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这种手法,古代诗人常用之,如“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均表现了情深一往,爱意弥坚,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篇情思委婉、深挚,辞采自然凝炼,构思巧妙。运用白描与想象,上片句句写景,句句暗写人的情思;下片写人,有形有神,有心理刻划。在章法上多变化,有景物烘托人物的正面描写,也有“从对面飞来”的侧面描写,如此多面勾勒,使全词蕴藉而又深刻。(赵慧文)
www.qihang56.com网学习网声明:本网(www.qihang56.com网:www.qihang56.com)注明来源未注明本站原创或注明稿件为转载稿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再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请加给我们发邮件或者找客服,具体方式参加本站联系方式。如若转载《阮阅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赏析》请保留本页链接!
感谢《阮阅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赏析》的作者共享此学习资料!力倡免费资源,崇尚人人共享!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耶溪泛舟赏析_孟浩然的《耶溪泛舟》赏析
- ·下一篇:贺铸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赏析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高考诗歌赏析 热门排行
- · 大酺赏析_周邦彦的《大酺》赏析
- · 金缕曲赏析_梁启超的《金缕曲》赏析
- · 临江仙·送王缄赏析_苏轼的《临江仙·
- · 霜叶飞·重九赏析_吴文英的《霜叶飞·
- · 五古·挽易昌陶赏析_毛泽东的《五古·
- · 新年作赏析_刘长卿的《新年作》赏析
- · 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_李白的
- · 夏夜苦热登西楼赏析_柳宗元的《夏夜苦
- · 回心院(十首之第五首)赏析_萧观音的
- · 杜牧《赤壁》的赏析
-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赏析_毛泽东的《
-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奔鲸沛赏析_柳宗
- · 泊船瓜洲赏析_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赏
- · 和贾舍人早朝赏析_岑参的《和贾舍人早
- · 渡江云赏析_张炎的《渡江云》赏析
- · 六州歌头赏析_张孝祥的《六州歌头》赏
- · 闺怨赏析_王昌龄的《闺怨》赏析
- · 清平乐·会昌赏析_毛泽东的《清平乐·
- · 贫交行赏析_杜甫的《贫交行》赏析
- · 东风第一枝·春雪赏析_史达祖的《东风
- · 别匡山赏析_李白的《别匡山》赏析
- · 岁暮海上作赏析_孟浩然的《岁暮海上作
- · 卜算子赏析_李之仪的《卜算子》赏析
- · 戚氏赏析_柳永的《戚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