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起航教学!
当前位置:起航教学资源网教学文章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秋天的图画》教学杂谈

《秋天的图画》教学杂谈

12-14 18:27:28   分类:语文教学反思   浏览次数: 771
标签:语文教学反思大全,http://www.qihang56.com 《秋天的图画》教学杂谈,

【重庆市实验学校 曹 冰】

〖个性化作业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

  作业是能够成为充分展示学生才艺特长、张扬个性的园地。教师不作任何刻板规定。这应当也是在“新课程”精神召唤下,我的一项大胆尝试。

  学完课文《秋天的图画》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秋天的景象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孩子们,请你画出心中的秋天,并写上你知道的有关秋天的好词语。

    好词展示:
    自我评价:
    家长心语:
    教师寄语:

  一周后,我收到了精彩的作业,孩子们展示了独特的画艺,收集了丰富的词语,表达出他们学文后对秋天的感受和热爱。更重要的是学生、家长、教师同参与,这如春的耕耘,谁说不会有如秋的收获?……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作业出自六、七岁孩子的手,不,应该说是出自学生、家长、教师赋予创造的心灵。
 
【福建省厦门市开元区园南小学 黄秀洁】

〖准备好激情入趣的导入语〗
  声音是语言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渠道。导入语则是每一节课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开始。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也可以像好的文章开头一样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素质和个性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了。
  迁移性导入语要与本课所学的知识有较强的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要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并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描写色彩艳丽、描写丰收景象的文章。由于我们在《识字1》中刚学完几组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所以在导入时,我就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与秋天有关的词语,谁愿意来说一说?”(生自由说)接着我出示本课插图──快看,这里又有一幅秋天的图画,大家想想,你能用上节课学过的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幅图呢?学生就立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搜寻适合的词语,如:层林尽染、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大雁南飞、景色宜人等等。老师接下来就请学生从图中找出与所说词语相符的场景,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巩固了《识字1》所学的词语,而且也为新课开了个好头,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秋天的课文作了铺垫。
〖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设计〗
  为了便于深入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某些课文,在第一课时后,可以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作图。通过作图,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在教学《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后,叫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一幅秋天的图画,再给图画配上一句优美的小诗,搞一个歌颂秋天的图画展。
 
【浙江省宁波市孝闻街小学 张雨樱】

〖想象画面,给文配字〗
  我发现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因此,我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把图画和写话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学了《秋天的图画》后,我让学生课后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一下,秋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用彩笔画下来,并用几句话介绍自己的画。课堂上,许多学生展示了五彩缤纷的图画。有个学生这样写到: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果园就是美丽的图画。那成熟的柿子挂在枝头对我们微微笑,又大又红的橘子在枝条上荡秋千,葡萄架上的葡萄好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树上的红枣作出了回答:“是勤劳的农民伯伯画出秋天的图画。”瞧,孩子们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啊!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实验小学 冯玲敏】

〖结合生活,注重拓展说话〗
  诚如“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理念所昭示的那样,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涵。新课标也提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文来自生活,课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上要结合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说话的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当秋天来临时,教材正好呈现了一组关于秋天的课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秋天的图画》,有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让学生看图说说秋天的景色,学生能把秋天描绘得非常美丽: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一群大雁正排着整齐的队伍飞翔呢。稻田里的稻谷金黄金黄的,有几个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呢!高梁红了,棉花白了……像“农民伯伯收割”、“棉花白了”等情景,图片上并没有展示,而是学生结合生活所想象到的、说到的。
 
【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 何艺红】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在自我展示中,快乐学习语文〗
  教师要在“活动”促“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挖掘活动因素,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学习舞台,快乐地学习语文。 

  画简笔画生动有趣,即可让学生把自己绘画天才在语文课堂中展示出来,又可把复杂、深奥的文字变为漂亮、简单的图画展示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在自我动手中求知。教学《秋天的图画》一文,我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画笔画自己喜欢的秋天的图画,可画秋天的果园、秋天的田野,也可用落叶作成图画。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用去画,用心去学习,画出了绚丽多彩的秋天,轻松把课文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在游戏中学,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辩论会更是新鲜、激烈的活动;又唱又跳,学生也不亦乐乎。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把除文字能力之外的各项天赋展示在众人面前,他们将为自己的成功引以为荣。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在喜悦和自豪中求知,他们

会学得更好,记得更牢。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实验学校 曲 虹】

〖诱发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鼓励、要提倡、要引导。一个好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题、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面,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推动力并按顺序说出秋天的特征,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教师启发:“读了课文,谁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一句话打破了学生们不敢问的心理障碍,同时,又激起了他们提问的欲望。其中有个学生问:“老师,勤劳的人们是怎样画出秋天的图画来的?我不明白。”教师马上又把把问题抛给学生们讨论,并及时引导,结合挂图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指名回答。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这样不仅使词句训练落到了实处,而且使学生在质疑问难解惑中增强了创新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 王潇潇】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意义构建全过程中包含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低年级学生无论理解词语、说句、阅读或说话,都包含着“直观”的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重视形象感染,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挥协同作用。而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动态和演示效果,能刺激学生的器官,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秋天的图画》一课中,“山野”、“枫林”、“稻海”、“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大部分学生都未见过这些事物,仅凭文字激活的表象毕竟是模糊的,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就形象地展现出了秋天各种硕果累累的景象。这时,老师再让学生闭眼,边听边自由想象,然后配上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唤起原有的想象,学生的眼、耳、口多种器官同时活动,渐渐进入意境,体味着课文中的情景。
 
【山东省青岛市郭庄镇王家庄小学 方学涛】
〖让音乐、美术也走进课堂〗

  当我们把一首优美的旋律或一幅别开生面的画带到语文课堂时,就会在学生中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由于音乐和美术自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决定的。语文课要是加上音乐和美术的融合,学生学语文就不会感到枯燥了。如学习《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时,用画画带动语文教学效果非常好。我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再结合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色,画一画“秋天”的景象。结果通过画画,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里许多好词的意思(因为他们通过画画把这些好词给表现出来了。)也激发了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热情。许多学生有这样的感想,“哇,原来秋天真的这样美丽啊!”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环城南路第二小学 秦利娟】
〖作业布置要循序渐进〗
  学生之间、学生各年龄段之间能力水平不同提醒我们注意作业要有层次性。从二年级起,我让学生开始记日记,日记的要求从易到难,最开始只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两三句话,内容由我预定,常和课文内容或学校生活有关。

[1] [2]  下一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